(一)具有比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,作为主要人员完成过技术难度较高或较复杂的工程技术项目。

(二)具有较强的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和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。

(三)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,其产品具有良好的技术性能,并能满足使用要求。

(四)具有较强的综合、分析、判断、总结能力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,曾担任过项目负责人或作为主要人员完成专业工作任务。

(五)能承担制定技术标准、技术规范和编写产品说明书等工作。

(六)具有指导本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能力。


具备博士学位,取得工程师职称(或同级职业资格)后,从事技术工作满2年;或具备硕士学位,或第二学士学位,或大学本科学历,或学士学位,取得工程师职称(或同级职业资格)后,从事技术工作满5年。

工作业绩成果应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三:

(一)完成1项国家或省(部)级重点项目,或对行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重点项目,成果经国家或省(部)级主管部门验收通过。

(二)完成1项难度较高和复杂的项目(课题)、重大节目或活动(含制定技术标准、规范、方案、流程和重要的新技术推广应用等)经实践检验,并经同行专家评议,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(三)获国家或省(部)级(含全国行业学会)的科技创新奖、发明奖、科学技术奖或其他专业奖1项(等级内额定人员);或市(地)、厅(局)级科技进步奖、发明奖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或三等奖2项(等级内额定人员)。

(四)获国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质量奖(金帆奖、金鹿奖)一等奖或二等奖1项(前2名),或三等奖2项(第1名)。

(五)获省(部)级广播电视技术能手竞赛三等奖1项;或获得厅(局)级广播电视技术能手一等奖1项或二等奖2项。

(六)获专利行政管理部门授权的本专业(学科)发明专利1项,或实用新型专利2项,或外观设计专利1项且被转化应用。发明专利、实用新型专利须为前5名发明人,外观设计专利须为前3名发明人,并提供授权的专利证书原件及相关佐证材料。发明人排列顺序以专利证书记载的默认顺序为认定标准。

(七)签订的技术转让合同(本人应为技术负责人),经过省级行政管理部门认定,近3年技术转让合同成交额累计在300万元以上。

(八)完成省(部)级以上标准、规程、规范的编写,并发布实施(前3名)。

(九)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产品、新材料、新设备以及关键部件及技术系统的应用解决方案、操作指南规范等方面有创新性、标志性成果,能够代表本人的能力业绩水平,经评审委员会专家鉴定,具有较高水平学术理论价值或实践指导价值。

(十)获得省(部)级以上人才奖励、人才项目计划人员。基层一线人员申报“基层”高级职称可具备上述条件之二;同时,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,有1项解决复杂技术问题的研究成果或技术报告。


绿色评审通道